头部左侧文字
头部右侧文字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普洱茶 > 正文

普洱茶开采(普洱市古茶园)

作者:admin日期:2022-12-18 04:02:07浏览:50分类:普洱茶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普洱茶开采,以及普洱市古茶园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普洱第一次采茶的时间是什么时候

各个茶区不同。。易武会早些。。勐海晚些。一般在3月10日左右开采。。

2022年普洱新茶大树茶有采摘的吗

有。

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、临沧、普洱等地区。一般在每年的2月份到3月5日左右开始,台地茶开采,而古树茶要等到3月20日开始,25日左右大面积开采,四月中旬进入全面采摘,5月份立夏以前结束。

普洱春茶因为采摘时间的不同,上市时间也不同,一般来说发芽较早的台地茶、小树茶毛料,上市时间一般在三月中上旬,古树茶毛料上市时间会在四月份中上旬,品牌方压制的紧压茶会在每年的五月份大量上市。

云南普洱的五大产区在那里???

云南普洱茶产区之茶山汇总:

曼撒

曼撒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,距易武镇二十公里,与老挝仅一界之隔,乃古六大茶山之一。茶区内地形复杂、落差大,海拔最高为一千九百五十米,最低则为七百五十米。曼撒土质肥沃,是发展优质高产茶园的好地方。

据史料记载,清朝乾隆年间,曼撒茶叶年产在万担以上。在鼎盛时期,曼撒老街长达数百米,人口多达三百户,车水马龙,往来云集。后来同治、光绪年间的几场大火毁灭了这个繁荣的小镇,其地位逐渐被易武镇取代。曼撒茶山的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茶叶肥硕宽大,滋味甘甜醇郁,茶气浑厚,被认为是普洱茶中雄性之美的代表。

莽枝

莽枝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,传说是诸葛孔明埋铜(莽)之地,因此取名莽枝。莽枝茶山面积不大,但茶叶质量较好。在鼎盛时期,莽枝茶山年产茶叶达万担之多。现在,从茶山上那块立于乾隆十一年的碑刻文中,尚可依稀感受到当年茶山兴旺发达的景象。由于种种原因,莽枝茶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开始荒芜,直到八十年代才又开始重现光彩。莽枝茶山的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,汤色呈深橙黄色,入口较苦涩,回甘强烈、生津快,香气清爽怡人。

倚邦

倚邦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境内,古六大茶山之一。倚邦在傣族语中被称为“唐腊”,即茶井的意思。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,三百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。

明末清初石屏人开始落居倚邦,建茶号。清朝的贡茶即以倚邦茶为主,可以说普洱茶之名从倚邦开始。清朝中后期,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转往易武,倚邦渐趋没落。近年来普洱茶再度兴起,倚邦这座古代茶叶重镇,又重新获瞩目。倚邦茶山的茶叶属乔木小叶种,茶芽细长,汤色橙黄,味纯正,回甜甘醇,尤以特殊香型著称。

易武

易武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北部,距西双版纳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一百一十公里。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,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始发地,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。易武盛产茶叶,明、清时期,这里茶庄林立、商贾云集,有着数百年的向中央王朝贡茶的历史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茶马古道的探索,古镇渐渐重焕光彩。易武茶区茶叶汤色透亮,入口醇和,香气浓郁,回味甘甜,经久耐泡,是刺激性较低的茶品。

蛮砖

蛮砖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倚邦、革登、曼撒、易武四座茶山之间,是古六大茶山之一。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。蛮砖茶历史悠久,清朝阮福《普洱茶记》中记载:“普洱茶名遍天下。味最酽,京师尤重之。福来滇,稽之《云南通志》,亦未得其详,但云产攸乐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蛮砖、曼撒六茶山,而倚邦、蛮砖者味最胜。”

蛮砖茶区现今还保存有一些古茶园,其中蛮林有一千多亩生长较好、密度较高的老茶园,茶树的树龄都在三百年以上。蛮砖茶山的茶叶色泽较深,汤色橙黄,口感质厚香滑,舌面微苦,回甘强烈,香气沉郁。

革登

革登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,东连孔明山,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,西接蛮砖茶山,北与倚邦茶山为邻。革登乃古六大茶山之一,当时年产茶量在五百担以上。史料记载,清嘉庆年间,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,传说为诸葛孔明所栽,春茶每一季可产干茶一担。茶王树现已枯死,只留下一个根部腐化而成的洞穴作为曾经存在过的证明。今天的革登,老茶树所剩无几,仅存茶房、秧林、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。革登山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,汤色橙黄,香气自然,入口微涩,回味鲜甜爽口。

班章

班章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方约六十公里处,平均海拔一千七百米左右,由于班章茶产于土地肥沃、气温与湿度适中且无污染的勐海县高山林区,所以茶气清香独具,回味甘甜爽滑,且经久耐泡,故备受好茶之人的青睐。班章茶汤色黄绿,滋味甘醇,叶底肥嫩柔软,口感饱满甘滑,茶气十足,生津持久不尽。

布朗山

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,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。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,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。

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,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。布朗人掌握了多种茶叶品种的制作,他们会制作“腊告”(干绿茶)、“腊拉”(大粗叶茶)、“腊贺”(糯米香茶)、“腊各信”(小雀嘴尖茶,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就是这种茶)、“腊广”(圆形的紧压茶,也就是今天誉满天下的普洱茶)等茶叶。布郎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汤色橙黄透亮,口感浓烈,回甘快、生津强,香气独特,是众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。

南糯山

南糯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东侧,平均海拔一千四百米,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。这里生长着一株树龄超过八百年的栽培型茶树王,因此被誉为“茶树王之乡”。

南糯山的茶叶,历来以叶肥、芽壮、毫白、质优而闻名,最著名者当数“南糯白毫”,阮福《普洱茶记》有载:“二月间开采,蕊极细而谓之毛尖。”这毛尖茶叶就产于南糯山。南糯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汤色橙黄透亮,微苦涩,回甘生津颇佳,透着蜜香和兰香。

景谷

景谷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县境内,素有“林海明珠”、“芒果之乡”、“佛教圣地”等美称。景谷历史悠久,据考古证明,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活居住。

景谷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,最高海拔两千九百二十米,最低海拔六百米。由于境内山高谷深,海拔差异大,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,故茶叶口感差异也较大。从整体来看,景谷茶叶条索不长,叶质厚,汤色清澈透明,滋味鲜嫩醇爽,时有香甜味,嫩香突出,叶底芽叶完整黄亮,品饮之余亦颇具观赏价值。

邦威

邦威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威村,村寨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,产量有限。村内有一棵世界闻名的一千多年过渡型茶树,生长在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邦威村新家寨。有学者认为,在邦威古茶树生长以前,古代濮人就已普遍种植茶树,后因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,迄今仅剩最耐寒霜、树龄最老的一株。邦威古茶树的茶叶质重饱满,香气层次明显。茶汤入口,甘韵颇强,且集中于舌面,上颚中后段则微感苦涩。

无量山

无量山古称蒙乐山,取“高耸入云不可跻,面积宽广不可量”之意而得名,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里,就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无量山。无量山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,属于横断山脉,与哀牢山同处于青藏高原、横断山系和云贵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,总面积三万多公顷。

无量山属于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,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,由于境内山高谷深,海拔差异大,气候变化明显,故茶叶口感差异也较大。从整体来看,无量山的茶叶汤色橙黄明亮,入口苦涩度不高,香气嫩香浓郁,滋味醇厚回甘,叶底嫩匀明亮。

景迈

景迈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。景迈茶区包括澜沧县景迈村与芒景村,地处亚热带地区。这里气候温和、雨量充足、土壤肥沃,分布着近万亩栽培型古茶树。据茶树专家研究,这些古茶树已有一千多年的树龄。虽然树龄已高,它们至今依旧枝繁叶茂、年年产茶,而且茶叶品质优良,茶体肥嫩柔软,白毫丰满。景迈茶叶汤色黄亮浓稠,香气纯正持久,滋味甜醇浓厚,鲜活生津,回味悠长,实乃不可多得的好茶。

勐库

勐库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。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,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、密度最大的茶种群落。勐库大叶种是有性系优良茶树品种,树冠高大,树姿开张。芽叶肥壮,茸毛多,持嫩性强,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高。春茶一芽二叶含咖啡碱百分之四左右,茶多酚百分之三十三以上,每克茶叶含儿茶素一百八十多毫克,较适宜制成普洱茶。勐库出产的生茶,茶性较烈,富于刺激,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、涩味,汤色一般较浅或呈黄绿色。

攸乐

攸乐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境内,古六大茶山之一,今称作基诺山。攸乐茶山东西长七百五十公里,南北宽五百二十公里,其面积在古六大茶山中算是比较广的。这里的古茶园有一万亩左右,海拔在五百七十五米至一千六百九十一米之间。今天的龙帕村和巴来村遗存的古茶园就有两千余亩,茶树基径大多在八十厘米以上。攸乐的茶叶过去大多被易武、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,目前因为交通方便,攸乐茶区的茶品多由专人定点收购。攸乐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口感与曼撒、易武接近,舌面苦涩度较高。

巴达山

巴达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,与缅甸仅一江之隔,这里是布朗族与哈尼族聚居的地方,面积为三百多平方公里。在巴达山地的小黑山,连绵生长着大片的野生茶树。其中有一株被誉为“茶树之王”的野生茶树,高三十四米,主干直径约一米,是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株野生茶树。据专家测定,这株野生茶树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树龄。巴达山的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汤色橙黄透亮,味略苦涩,回甘、生津快,条索墨绿油亮,有蜜糖香。

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

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

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,普洱茶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茶,相信很多人都有喝过。 普洱茶是一个代表着历史地理和茶文化的名词,其优良的品质、悠久的文化、特殊的口感,一直是人们钟爱它的理由。那么,大家知道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吗?一起来看看吧。

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1

普洱茶最盛产地为云南,云南普洱茶为普洱茶中的王者,分为四大产区,分别是勐海茶区、易武茶区、下关茶区、六大茶山。云南各地产区不同,所种栽出来的普洱茶风味也各不相同,它们或为茶青香醇,或为茶香出众、或带有水甜柔和之气,风味大不一样。

1、勐海茶区

海南的勐海茶区盛产普洱茶,包括景洪、班章、、南糥山、布朗、山巴达、勐遮、勐龙、勐宋等地区。勐海茶收购毛料茶品区有临沧和思茅西南部地区。当地雨水量多,茶青香味更好,香品的浓度也更高。

2、易武茶区

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,勐腊县城北方,易武、攸乐、基诺山、倚邦等地,当地盛产普洱茶,茶的特点是茶青茶质厚重,茶香突出,而且苦涩度低,入口甜顺舒适,也是因当地独特的气候所致,当地的普洱茶在全国闻名。

3、下关茶区

下关茶区包括保山市、思茅市和临沧北部,像保山、景东、云县、景谷、昌宁、镇沅、墨江、思茅等地,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,海拔高,日照少,雨量也少,当地的茶有一种水甜柔和之气,而且香气很沉,带有微苦与微酸感。

4、六大茶山区

六大茶山区包括慢撒茶山、倚邦茶山、革登茶山、莽枝茶山、蛮砖茶山和攸乐茶山,当地的茶甜香味出众,滑顺甜水,口感舒适宜人,在国内也是非常有名气的。

结语:云南普洱茶为普洱茶中的王者,它不仅产地较大,而且产量丰富,最难得的是品质一流,特别是六大茶区的茶,在全国各地都是享有盛名的,想吃最好的普洱茶,就要选云南产的。

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2

历史上曾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,在安徽农大出的陈椽教授的《制茶学》一书中即作此分类。但是,业内对此存在异议,主要是期工艺和黑茶有异。特别是近年,争议更大,直到2006年出来的.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,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,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——即普洱茶是特种茶,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。

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,普洱茶的产地大多在云南。是的,云南盛产普洱茶,但是普洱茶并不是只有云南省才有的,在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,而在国外也有普洱茶的分布,常见的都在越南北部、泰国、缅甸、印度。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“茶树王”,为目前较大的植株,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,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,如不加强管护,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。海南随着人口的增加,天然林急剧缩减,同时每年“清明节”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,野茶树也日益减少。

在我国,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、勐腊、普洱市、耿马、沧源、双江、临沧、元江、景东、大理、屏边,河口、马关、麻栗坡、文山、西畴、广南,西双版纳、其次是贵州盘县、榕江,广西扶绥、昭平,福建南靖,广东乳源、连山、茂名及海南昌江、琼中、乐东、保亭、陵水等地。生于海拔1200~1400米亚热带、热带山地森林中。而云南普洱茶的四大产地主要分布在临沧茶区、普洱茶区、保山茶区、西双版纳,下面详细介绍一下:

1、临沧茶区

说起普洱茶四大茶区,应该都听说过“勐库十八寨,寨寨出好茶”,其实勐库茶区地理位置以冰岛湖下的南勐河为接线,将勐库大雪山一分为二。南勐河以东属马鞍山(东半山茶区),包括坝糯、忙蚌、邦读、那赛(含正气塘与小村两地)、那焦、忙那、东来、城子等八个小产区;南勐河以西属邦马山(及西半山),包括坝卡、懂过、冰岛(含冰岛辖区内的五寨)、公弄、邦改、大户赛(豆腐寨和三家村两地)、护东(含忙波)、大雪山(野生古茶树群落)、小户赛等十个小产区。临沧茶区以冰岛老宅茶最负盛名。

2、普洱茶区

普洱茶区以云南白茶比较出名,有“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之说的云南白茶,产地就产于普洱茶(原思茅)区的秧塔古茶山。而普洱茶区所管辖的古茶山大大小小的有26座左右,普洱的十个辖区县市内,每个县市均有生产茶叶,镇沅、景谷、澜沧、邦崴以及宁洱县困鹿山最为有名。

3、保山茶区

普洱茶四大茶区之一的保山茶区,产地也分布着诸多古茶山,但较西双版纳茶区、临沧茶区、普洱茶区并不是很“火热”,市场上的流通茶品量也不多。但是保山茶区茶品,汤感及其饱满,入口也还算不错!若是关于原料的开采,及其制作工艺提上一个档次的话,指不定那个时间段,保山茶区也就崛起了!

4、西双版纳

地处云南省最南端,地势北高南低,最高海拔2429米,年均温18-21℃,是四个产区中纬度最低、平均海拔最低、温度、降雨量最高的产区,也是开发最为完备的茶产区,土质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,土层深厚、有机质含量高。近年来很受茶友们喜爱追捧的古六大茶山都位于西双版纳境内,易武的柔、倚邦的涩、蛮砖的质重,每座茶山的茶叶特色都各有千秋。

云南的普洱茶起源于什么时候?

 宋代,大理政权将南诏时期所设的“步日睑”改为“步日部”。此时宋国与北方的金国连年征战不止,急需战马,大理政权便在“步日部”开设“茶马市场”,以当地的茶叶换取西藏马匹,再将马匹转与宋国,以换取其锦缎与珠玩饰品。茶叶的种植随之扩大。

元代

到了元代,蒙古军队占领了云南,将“步日”改为“普日”,普洱茶已成为边疆各族民间交换的主要商品。元代中期,普洱茶随同以食肉、乳制品为主食的蒙古人进入俄国。

明清两代

明朝洪武十六年(1383年),“普日”改称为“普耳”。万历年间,“普耳”又正式改为“普洱”,明朝廷还在其地设官吏管理普洱茶的贸易。

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吴三桂平定云南,将普洱、思茅、普藤、茶山、猛养、猛暖、猛棒、猛葛、整歇、猛万、上猛乌、下猛乌、整董编为十三个版纳,统归元江府管辖。这一时期普洱茶的生产和销路较好,据《思茅县志》载:“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思茅年加工茶叶十万担,经普洱过丽江销往西藏茶叶三万驮之多”。雍正二年(1724年),茶商和工匠大量涌入茶山,达“数十万”之众,因而不断出现事端。雍正七年(1729年),设普洱府后,即在思茅城内设普洱茶局管理茶叶的种植、加工制作及销售,并将原思茅城内私营茶商一律赶走,不得经营茶叶生意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实行“茶引”购茶,茶商复入茶山作茶,主要茶品种为圆饼茶,因七饼为一筒出售,又称“七子饼茶”或“七子圆”茶。茶山大量供思茅用外,经易武销至缅甸、泰国、香港,再转南洋及至欧洲、美洲,进入国际茶叶市场。乾隆年间,清廷对普洱府茶业情况进行调查后,将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列为贡品,年解贡茶660担,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。康、雍、乾期间,清政府还在普洱一带开采铜矿和盐矿,这对当地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,商贾旅人聚集,也带动了普洱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。尤其是一年一度春末夏初的“花茶市”,南北商人来往如织,城内摊点遍布,店铺林立,城外帐篷如云。马帮出入,土特产品及日用生活文化用品的交换日益发展,饮食业和人马旅店应运而生。普洱天天为街,日日为市,甚至还出现了夜市市场,成为滇南商业活动中心。磨黑、石膏井、勐先、满磨街等集市亦随之形成,并日益兴隆。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,随贡茶和大众茶的用量日增,茶山年产茶增至十万担,运量随之增大,遂由茶商、士绅出钱,铺建易武至思茅的茶马驿道,全长211公里,全为青石板铺成,避免了道路的泥泞。

明清两代,在“茶马古道”之外,还以普洱为中心,向外辐射出四条“茶马大道”。一是由普洱至昆明的“官马大道”,历史上的普洱贡茶经此道运往昆明,然后转运京城。从长江下游而来的客商,以及滇中、滇东地区的客商和本省的官员到普洱,均走此道。二是由普洱至澜沧的“旱季茶马大道”,自普洱起运茶叶,经思茅糯扎至澜沧县,再至勐连县而后到达缅甸。三是由普洱至越南莱州的“茶马大道”,由普洱起运茶叶,经江城县至越南莱州,然后转运至欧洲。四是普洱至打洛的“茶马大道”,此系“官马大道”的延伸,自普洱经思茅、车里、佛海至打洛,然后到达缅甸的景栋。在今天的普洱县境内,还保留有三处较为完整的“茶马大道”的遗址,见证着普洱茶贸易在历史上曾经的繁荣与辉煌。

同治年间,普洱各地因遭受“白旗下坝”五年争战,茶市不兴,各地茶商渐撤,茶园荒芜,茶业一度衰落。清末,普洱的茶业渐渐衰落。光绪年间,茶市又复活跃,私商恢复,宁洱县城有商号180余家,其中较大商号有“协太昌、同心昌、荣和昌”等20余家。在宁洱加工的普洱茶有毛尖、芽茶、小满茶、金月天等品牌,外型为团饼、方砖、牛心和人头团茶等。民间专业加工销售茶叶的较大商号有“恒和园”、“裕泰丰”、“雷永丰”等10余家,生产圆饼、方砖、紧团茶和双喜牌茶。较大商号有“鼎光恒”“同仁利”、“裕泰丰”等数家。

近代

辛亥革命以后

汉族商人在西双版纳一带,特别是在勐海从事制茶的商号如雨后春笋,相继开业,傣族商人也建立起自己的茶庄。民国八年(1919年),思茅县城流行鼠疫、疟疾,茶商渐撤,思茅茶业长期停顿,茶商转入易武,故易武茶业又一度兴旺,延至民国26年(1937年)。此后因法国重新封锁老、越边界,南下茶路堵塞,易武茶业走向萧条。

抗战时期

外省人大量进入普洱,不少人从事商业,普洱商业又有了新的发展。商旅路线主要为南、北两途。北路即由普洱直往昆明,主要输出茶叶、食盐、地产中草药材,输入布匹、香烟等,称为“省货”;南路由普洱输出食盐、银饰等,经思茅、车里至佛海,销售后又转运茶叶至缅甸,输入象牙、煤油、洋靛、棉花、棉纱、布匹、西药、鹿茸、虎骨及杂货等,称为“坝子货”。此时的普洱茶不仅行销国内四川、西藏、湖南、湖北等省区,而且远销港澳、缅甸、越南乃至欧洲,尤在日本和西欧享有盛名。普洱成为滇南重镇和商业活动中心。

抗战初期,佛海的普洱茶也是畅销无阻,国外至缅甸、印度、暹罗、南洋、香港一带,内地则遍及云南、贵州、康藏等地的商业市镇。日军南进时,由于战祸侵袭佛海一带,国内外交通受阻,因而产销不如前。

上个世纪50年代

人民政府曾大力宣传工商业政策,提出“恢复老茶园,开展新茶园”的号召,茶园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,茶叶产量比抗战后增长了许多,私商也纷纷收购,外销马来西亚、香港、仰光等地。但由于茶价总体低廉,茶农采摘茶叶不足维持生活,且若由内地入藏,耗时久、运费高,因而产销量都不高。上个世纪60年代,也曾号召“大搞茶园建设”,在思茅坝、曼歇坝、景东县文井大街开垦新式茶园。1975年,新建普洱茶厂,先后加工制作的青茶、红茶、沱茶、特制普洱茶等六大类40多个品种,国内国外均有销售。

云南普洱在那里

云南普洱茶产区之茶山汇总:

曼撒

曼撒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,距易武镇二十公里,与老挝仅一界之隔,乃古六大茶山之一。茶区内地形复杂、落差大,海拔最高为一千九百五十米,最低则为七百五十米。曼撒土质肥沃,是发展优质高产茶园的好地方。

据史料记载,清朝乾隆年间,曼撒茶叶年产在万担以上。在鼎盛时期,曼撒老街长达数百米,人口多达三百户,车水马龙,往来云集。后来同治、光绪年间的几场大火毁灭了这个繁荣的小镇,其地位逐渐被易武镇取代。曼撒茶山的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茶叶肥硕宽大,滋味甘甜醇郁,茶气浑厚,被认为是普洱茶中雄性之美的代表。

莽枝

莽枝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,传说是诸葛孔明埋铜(莽)之地,因此取名莽枝。莽枝茶山面积不大,但茶叶质量较好。在鼎盛时期,莽枝茶山年产茶叶达万担之多。现在,从茶山上那块立于乾隆十一年的碑刻文中,尚可依稀感受到当年茶山兴旺发达的景象。由于种种原因,莽枝茶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开始荒芜,直到八十年代才又开始重现光彩。莽枝茶山的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,汤色呈深橙黄色,入口较苦涩,回甘强烈、生津快,香气清爽怡人。

倚邦

倚邦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境内,古六大茶山之一。倚邦在傣族语中被称为“唐腊”,即茶井的意思。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,三百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。

明末清初石屏人开始落居倚邦,建茶号。清朝的贡茶即以倚邦茶为主,可以说普洱茶之名从倚邦开始。清朝中后期,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转往易武,倚邦渐趋没落。近年来普洱茶再度兴起,倚邦这座古代茶叶重镇,又重新获瞩目。倚邦茶山的茶叶属乔木小叶种,茶芽细长,汤色橙黄,味纯正,回甜甘醇,尤以特殊香型著称。

易武

易武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北部,距西双版纳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一百一十公里。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,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始发地,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。易武盛产茶叶,明、清时期,这里茶庄林立、商贾云集,有着数百年的向中央王朝贡茶的历史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茶马古道的探索,古镇渐渐重焕光彩。易武茶区茶叶汤色透亮,入口醇和,香气浓郁,回味甘甜,经久耐泡,是刺激性较低的茶品。

蛮砖

蛮砖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倚邦、革登、曼撒、易武四座茶山之间,是古六大茶山之一。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。蛮砖茶历史悠久,清朝阮福《普洱茶记》中记载:“普洱茶名遍天下。味最酽,京师尤重之。福来滇,稽之《云南通志》,亦未得其详,但云产攸乐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蛮砖、曼撒六茶山,而倚邦、蛮砖者味最胜。”

蛮砖茶区现今还保存有一些古茶园,其中蛮林有一千多亩生长较好、密度较高的老茶园,茶树的树龄都在三百年以上。蛮砖茶山的茶叶色泽较深,汤色橙黄,口感质厚香滑,舌面微苦,回甘强烈,香气沉郁。

革登

革登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,东连孔明山,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,西接蛮砖茶山,北与倚邦茶山为邻。革登乃古六大茶山之一,当时年产茶量在五百担以上。史料记载,清嘉庆年间,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,传说为诸葛孔明所栽,春茶每一季可产干茶一担。茶王树现已枯死,只留下一个根部腐化而成的洞穴作为曾经存在过的证明。今天的革登,老茶树所剩无几,仅存茶房、秧林、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。革登山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,汤色橙黄,香气自然,入口微涩,回味鲜甜爽口。

班章

班章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方约六十公里处,平均海拔一千七百米左右,由于班章茶产于土地肥沃、气温与湿度适中且无污染的勐海县高山林区,所以茶气清香独具,回味甘甜爽滑,且经久耐泡,故备受好茶之人的青睐。班章茶汤色黄绿,滋味甘醇,叶底肥嫩柔软,口感饱满甘滑,茶气十足,生津持久不尽。

布朗山

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,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。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,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。

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,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。布朗人掌握了多种茶叶品种的制作,他们会制作“腊告”(干绿茶)、“腊拉”(大粗叶茶)、“腊贺”(糯米香茶)、“腊各信”(小雀嘴尖茶,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就是这种茶)、“腊广”(圆形的紧压茶,也就是今天誉满天下的普洱茶)等茶叶。布郎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汤色橙黄透亮,口感浓烈,回甘快、生津强,香气独特,是众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。

南糯山

南糯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东侧,平均海拔一千四百米,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。这里生长着一株树龄超过八百年的栽培型茶树王,因此被誉为“茶树王之乡”。

南糯山的茶叶,历来以叶肥、芽壮、毫白、质优而闻名,最著名者当数“南糯白毫”,阮福《普洱茶记》有载:“二月间开采,蕊极细而谓之毛尖。”这毛尖茶叶就产于南糯山。南糯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汤色橙黄透亮,微苦涩,回甘生津颇佳,透着蜜香和兰香。

景谷

景谷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县境内,素有“林海明珠”、“芒果之乡”、“佛教圣地”等美称。景谷历史悠久,据考古证明,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活居住。

景谷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,最高海拔两千九百二十米,最低海拔六百米。由于境内山高谷深,海拔差异大,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,故茶叶口感差异也较大。从整体来看,景谷茶叶条索不长,叶质厚,汤色清澈透明,滋味鲜嫩醇爽,时有香甜味,嫩香突出,叶底芽叶完整黄亮,品饮之余亦颇具观赏价值。

邦威

邦威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威村,村寨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,产量有限。村内有一棵世界闻名的一千多年过渡型茶树,生长在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邦威村新家寨。有学者认为,在邦威古茶树生长以前,古代濮人就已普遍种植茶树,后因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,迄今仅剩最耐寒霜、树龄最老的一株。邦威古茶树的茶叶质重饱满,香气层次明显。茶汤入口,甘韵颇强,且集中于舌面,上颚中后段则微感苦涩。

无量山

无量山古称蒙乐山,取“高耸入云不可跻,面积宽广不可量”之意而得名,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里,就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无量山。无量山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,属于横断山脉,与哀牢山同处于青藏高原、横断山系和云贵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,总面积三万多公顷。

无量山属于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,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,由于境内山高谷深,海拔差异大,气候变化明显,故茶叶口感差异也较大。从整体来看,无量山的茶叶汤色橙黄明亮,入口苦涩度不高,香气嫩香浓郁,滋味醇厚回甘,叶底嫩匀明亮。

景迈

景迈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。景迈茶区包括澜沧县景迈村与芒景村,地处亚热带地区。这里气候温和、雨量充足、土壤肥沃,分布着近万亩栽培型古茶树。据茶树专家研究,这些古茶树已有一千多年的树龄。虽然树龄已高,它们至今依旧枝繁叶茂、年年产茶,而且茶叶品质优良,茶体肥嫩柔软,白毫丰满。景迈茶叶汤色黄亮浓稠,香气纯正持久,滋味甜醇浓厚,鲜活生津,回味悠长,实乃不可多得的好茶。

勐库

勐库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。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,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、密度最大的茶种群落。勐库大叶种是有性系优良茶树品种,树冠高大,树姿开张。芽叶肥壮,茸毛多,持嫩性强,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高。春茶一芽二叶含咖啡碱百分之四左右,茶多酚百分之三十三以上,每克茶叶含儿茶素一百八十多毫克,较适宜制成普洱茶。勐库出产的生茶,茶性较烈,富于刺激,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、涩味,汤色一般较浅或呈黄绿色。

攸乐

攸乐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境内,古六大茶山之一,今称作基诺山。攸乐茶山东西长七百五十公里,南北宽五百二十公里,其面积在古六大茶山中算是比较广的。这里的古茶园有一万亩左右,海拔在五百七十五米至一千六百九十一米之间。今天的龙帕村和巴来村遗存的古茶园就有两千余亩,茶树基径大多在八十厘米以上。攸乐的茶叶过去大多被易武、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,目前因为交通方便,攸乐茶区的茶品多由专人定点收购。攸乐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口感与曼撒、易武接近,舌面苦涩度较高。

巴达山

巴达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西部,与缅甸仅一江之隔,这里是布朗族与哈尼族聚居的地方,面积为三百多平方公里。在巴达山地的小黑山,连绵生长着大片的野生茶树。其中有一株被誉为“茶树之王”的野生茶树,高三十四米,主干直径约一米,是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株野生茶树。据专家测定,这株野生茶树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树龄。巴达山的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汤色橙黄透亮,味略苦涩,回甘、生津快,条索墨绿油亮,有蜜糖香。

普洱茶开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普洱市古茶园、普洱茶开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关灯